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详情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陈列馆在习水程寨乡开馆

发布时间:2011-06-07 19:20:42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刘军 阅读量: ...

  6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陈列馆在习水县程寨乡开馆,陈列馆位于石门村杨氏宗祠。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红九军团曾在程寨乡一带活动,杨氏宗祠是当时的驻地之一。

毛泽东称赞红九军团“像流水和疾风一样迅速地移动其位置。经常采取巧妙的办法,去引诱和迷惑敌人”。周恩来曾亲切称誉红九军团是长征中的“战略骑兵”。红九军团,是1933年10月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由红军第三师和第十四师组成的,归红一方面军建制。罗炳辉被任命为军团长,政治委员由蔡树藩担任(后为何长工)。长征开始,血战湘江,九军团掩护主力红军安全过江。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新的中共中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红九军团经三元场和习水,于2月间到达赤水附近。中革军委原打算指挥中央红军北渡长江,到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由于国民党军在长江两岸调集重兵堵截,中央红军主动放弃渡江计划,挥师东进,在太平渡、二郎滩,再渡赤水河,重新向敌防守力量空虚的贵州腹地进军,并在敌军未弄清红军真实意图时,分兵向南,直逼敌防守薄弱的贵阳城。为了保证红军主力南渡,中革军委决定红九军团暂留于黔北活动,执行掩护的任务。1935年3月底,朱德按照中革军委的决定,致电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和新任军团政治委员何长工,明确指出:“我一、三军团明二十九日继续南下,争取控制乌江,执行新的行动。红九军团,从长征开始后一直担任战略掩护的重任,指战员们以敢打硬拼的顽强战斗作风,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顽强的搏斗,胜利完成了掩护主力红军部队实现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在红军长征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红军长征在习水境内征战62天,是长征中历时最长的县。红军九团在习水又有多处活动遗址,石门乡杨氏宗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省、市、县文物主管单位的帮助下,于2011年修缮完成,由四渡赤水纪念馆在此陈列布展,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陈列馆。主要以四渡赤水战役中红九军团为展陈主线,颂扬红九军团的丰功伟绩。

参加开馆仪式剪彩的领导有:贵州省文物局副局长张安琪、贵州省博物馆馆和李黔滨、贵州省建省600年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范同寿、贵州省史学会会长熊宗仁、习水县政协主席李康等。贵州省文物局副局长张安琪在开馆仪式上讲话,习水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陈志乐主持开馆仪式,习水县政协主席李康宣布开馆。参加仪式的还有其他县领导、四渡赤水纪念馆及习水河流域乡镇干部等一百多人。(摄影/刘军)


开馆现场

主持人

参加领导

剪彩嘉宾

开馆剪彩礼花缤纷

馆内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