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详情

纪念与传承——西柏坡杯中国纪念馆宣教形式创新展示”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11-09-21 17:05:02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刘军 阅读量: ...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面展现中国纪念馆近年来在宣教方面取得的成绩,积极探索纪念馆社会教育的新手段、新形式,由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办公室支持,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西柏坡纪念馆承办的“纪念与传承——‘西柏坡杯’中国纪念馆宣教形式创新展示”活动于2011914日至17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举行。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办公室副主任胡呈军,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康振海,河北省旅游局副局长赵学锋,北京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荣大力,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恩佳,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沈强等领导、嘉宾及180余名参演人员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本次中国纪念馆宣教形式创新展示活动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为脉络,以创新纪念馆宣教形式为特色,根据各馆基本陈列内容,将展示活动划分为八个章节,分别是《开天辟地》、《星星之火》、《历史转折》、《救亡兴起》、《中流砥柱》、《命运决战》、《民族之魂》、《丰碑永驻》。整个展示活动节目可以说是一部浓缩了的党史。

        参加本次展示活动的共有来自全国31家纪念馆选送的节目,展演节目紧扣各馆基本陈列与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讲解手段的同时,广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说唱、表演等新的表现形式,节目内容在尊重历史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改编,深入挖掘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与以往单纯的讲解相比较,表现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内容丰富而深刻,更能够感动人、教育人,是近年来各馆积极探索创新宣教形式的集中展现,反映了中国纪念馆讲解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风貌,是对中国纪念馆宣传教育能力和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参加本次展演单位节目具有以下特点:一、内容全面。选送节目涵盖了1921年至1949年间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遵义会议、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及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重要历史人物均有反映;二、手段多样。除传统的讲解形式外,选送节目还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各自地域文化特色,采用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大鼓、评弹、渔鼓说唱等艺术表现手段;三、原创性。所有选送节目均为各馆自编自导,从撰写脚本到节目排练合成,都是依靠本馆在职在岗讲解员完成的;四、实用性。选送节目都是各馆近年来实际宣教工作的展现,形式多样,借鉴性强,便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近年来,反映近现代历史的纪念馆、纪念地已成为人们出行旅游的重要选择,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更多的人们在空闲之余走进纪念馆,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随着社会关注度的升温,国家也加大了对纪念馆、纪念地的投资力度,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纪念馆,制定了《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等发展红色旅游的各种措施、政策及规划。红色旅游方兴未艾,为纪念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纪念馆的宣教形式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纪念馆为满足观众的需要,不断创新宣教形式,丰富讲解内容,规范讲解材料,确保客观真实,努力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和感染力,使观众通过参观展览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

         通过举办本次创新展示活动,通过组织策划展示节目,进一步锻炼了各馆的讲解员队伍;通过集中展示和互相学习借鉴,有助于改进不足,提高各馆的宣教水平。

         经过评选,西柏坡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等12个节目获得“精品奖”,四渡赤水纪念馆、八路军纪念馆等10个节目获得“最佳表演奖”,陈云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等10个节目获得“最佳创作奖”。四渡赤水纪念馆创作的音乐短剧“激战青杠坡  四渡赤水河”以全新的演出方式和讲解员质朴的表演,受到同行及专家的肯定和赞誉。

“激战青杠坡 四渡赤水河”表演

开幕式现场出席领导

主持人


“激战青杠坡 四渡赤水河”表演

颁奖仪式

其他参演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