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报员是真的吗?哎呀,她居然是真的,太厉害了……”,在习水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负一楼电报设备陈列点,参加省十一届旅发大会并莅习观摩的嘉宾们激烈地讨论着。眼前,来自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穿着红军装扮演电报员,一丝不苟地敲打着电报机,逼真的场景让前来参观的嘉宾游客们驻足观看,博得众人一笑的同时也让大家对纪念馆的精心布陈竖起了大拇指。
电报设备陈列点只是四渡赤水纪念馆改陈提升后的一小部分。据了解,为确保以崭新面貌迎接省十一届旅发大会,四渡赤水纪念馆从去年10月15日起,前后斥资两千多万元,对该馆2424平方米布展展厅及620件文物进行改陈提升,经过半年多的改造升级,终在省旅发大会期间惊喜亮相。
据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刘军介绍,改陈提升后的纪念馆进一步深度挖掘了四渡赤水陈列的特点,抓住了军事指挥中的战略战术思想。并在陈列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双比手法,通过照片、图表、军事电文、陈列文物展品以及场景模拟等元素,充分将“想要游客看的”和“游客想要看的”融入在一起,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渡赤水过浮桥的体验场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走近位于一楼展厅内的过浮桥体验场景,便能听到红军战斗枪声响起,逼真的悬崖山体、石板阶梯、木质浮桥映入眼帘,让人眼前一亮。在光影效果下呈现的赤水河以及多媒体影像的点缀下,让人身临其境,惊心动魄,仿佛红军长征一渡赤水的场景即在眼前。据了解,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场景,突出经典战事、体验四渡赤水文化是此次改陈提升中的重要内容。
在展示厅的一侧,青杠坡战斗依旧惨烈打响,与早前不同的是,改陈提升后的战斗场景更加鲜活,不仅增加了1:1红军战士模型,在红军领导人和战士的形象、精神气概等细节之处也下足了功夫,将革命遗址现场不能实现的体验式教学效果,在展厅内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得到了实现。
电子地图的应用也是改陈提升后的一大亮点。据了解,电子地图分为自动解说和人工解说两种模式。在自动解说模式下,游客可通过电子图了解四渡赤水大致情况及排兵布阵等情况;人工讲解模式是在讲解员和电子地图的密切配合下,通过电子显示和人声讲解,让游客最直观地了解四渡赤水的行军路线等方面。
据副馆长刘军介绍,早前四渡赤水纪念馆内陈列主要是以宏观的、重要历史的线路为主,改陈提升后,该馆除了介绍重要历史背景外,更加注重历史细节和红军故事题材的加入,军民鱼水情等场景在馆内均得到了恰当的体现。此外,该馆还加入了对国民党军队的解说,以此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体现红军长通过四渡赤水实现战略转移的重要意义。
除电报设备陈列点、过浮桥体验场景、青杠坡战斗场景、电子地图外,馆内红星报、标语墙、游客互动多媒体、60米长《长征万里图》等亮点纷呈,馆外成都军区赠送的牵引榴弹炮等战斗设备更显四渡赤水纪念馆之庄严……改陈提升后的习水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待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