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习水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随着乐队指挥棒的上下翻飞,合唱团的和声与游客的浅唱交织,一幅红军在四渡赤水河战役中巧妙运动、出奇制胜的画面便浮现眼前。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到土城调研
自习水四渡赤水艺术团2010年10月组建以来,每逢节假日、黄金周、重大活动、赶场天……你总能在四渡赤水纪念馆看到这样的场景。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到土城调研
“每年,习水四渡赤水艺术团除在四渡赤水纪念馆演出外,还选派一专多能的队员,小型多样的节目,轻便灵活的装备,组成精干的小分队,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四渡赤水纪念馆曹行燕告诉记者,习水四渡赤水艺术团平均每年演出超过260场,今年一月,该艺术团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这项奖项实至名归。”当得知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艺术团获奖的消息,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刘宇超兴奋不已,他们从川师大到习水土城支教,数次同艺术团合作,艺术团的红色情节总是感动着他们。
习水四渡赤水艺术团剧照
“我们乐队年龄最大的67岁、年龄最小的50岁。”艺术团的指挥张小海告诉记者,乐队的成员大部分由文化部门、教育部门退休的人员组成,因相同爱好集合在一起。
中央电视台尼格买提与艺术团互动
“合唱团的人员结构更有特点。”乐队的老师丁良刚说起合唱团更是津津乐道,“他们由办公室工作人员、纪念馆的解说员、纪念馆的领导、保洁员、保安、食堂工人……”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与艺术团一起唱红歌
“合唱团真有意思!”食堂工人曾太先已经参加合唱团6年了,她期待自己的唱歌能不断进步,“轻骑兵合唱团到土城演出让我大开眼界。”
艺术团举行长征组歌音乐会专场喜迎十九大
“我终于加入合唱团了!”纪念馆的保洁员袁洪英最近兴奋不已。之前,因自己的孩子小,没人带,一直没能参加合唱团。“看到他们唱歌,我心里就羡慕得不得了。”近年来,土城火了,丈夫回家创业,不在外出打工了,袁洪英当即和丈夫商议,申请加入合唱团,“我丈夫很支持”,和记者交流,袁洪英的语调充满喜悦。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与艺术团一起唱红歌
“最喜欢在合唱团唱歌的感觉”袁洪英告诉记者,在合唱团里很开心,同事之间多了条沟通的渠道、领导与下属之间多了个交流的平台,接受采访时,袁洪英在电话中轻轻哼唱,“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来源:习水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