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化厅厅长张玉广来到四渡赤水博物馆群,实地调研红色文化建设与开发等情况。
四渡赤水博物馆群是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为核心,地域文化为重点,其他文化为补充,四渡赤水纪念馆为龙头,在习水县土城镇赤水河畔的土城古镇陆续建立的相对成熟、相当规模的集红色文化、古镇文化、地域文化、生态文化为一体的博物馆群。张玉广先后参观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红军医院纪念馆、贵州航运博物馆、毛泽东四渡赤水陈列室、朱德四渡赤水陈列室、耿飚长征陈列室、赤水河盐文化陈列馆、宋窖博物馆。张玉广说,在一个小镇上建成如此规模的博物馆群,是全省的第一家,在全国也十分少见。他要求,四渡赤水纪念馆要继续挖掘文化资源,拓展文化内涵,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民众收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地方经济共荣共赢局面,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博物馆建设带来的成果。
在调研四渡赤水纪念馆时,四渡赤水纪念馆艺术团正在进行《长征组歌》的排练,他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在得知这支业余演出团队今年初荣获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授予的“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时,张玉广要求,艺术团要珍惜这份珍贵的荣誉,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继续为农民、为基层做好服务。
四渡赤水艺术团
张玉广调研时,正值清明节前夕,他来到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敬献花圈,瞻仰红军烈士陵园,仔细聆听青杠坡战史,缅怀当年在青杠坡战斗中牺牲的红军英烈。张玉广表示,我们要发扬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传承好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全力以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篇章。
张玉广向红军烈士敬献花圈
四渡赤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所属的红运楼酒店,由红运楼客栈、滋州府客栈、岸上大院、干部团客栈组成,它们按照明清庭院式风格建造,古香古色,幽静典雅,具有浓郁地域特色,是贵州省乡村旅游精品客栈。张玉广来到一个个客栈调研,他表示,四渡赤水纪念馆充分利用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的系列主题精品客栈,是纪念馆新的产业拓展方式,产业收入反哺纪念馆事业的发展,为纪念馆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这种产业拓展方式是今后博物馆发展的方向,也是博物馆又一财力支撑。张玉广要求,四渡赤水纪念馆要在客栈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把客栈打造成反哺文化事业的增长极。
红运楼客栈
张玉广深入土城古镇上的大街小巷,到糖帮、戏帮、茶馆、袍哥人家、女红军街、浑溪口(一渡渡口)等地调研。张玉广要求,要保护好土城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遗迹遗址。以土城宁静、和谐的古镇特色,以茶馆为空间,采取音像、说书、说唱等方式,大力营造茶馆文化氛围,奋力打造茶馆文化,让茶馆文化成为古镇土城的一张文化品牌。
张玉广与古镇老街上居民交谈
在习酒博展馆,张玉广表示,习酒博展馆是展示习酒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他要求纪念馆积极对接习酒公司,结合习酒特色,将习酒文化融入展览。充分利用古镇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开发一批与习酒相关的文创产品。
调研中,张玉广还就各场馆展陈形式、遗迹遗址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结束时,张玉广表示,此行调研深受感动,一是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在土城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是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一次教育。二是认识了四渡赤水纪念馆这样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团队。在土城这样的偏远山区,仍然有这样一支不畏艰难,始终坚持红色文化传承的队伍,很受感动。三是深切感受到了土城古镇的文化自信,这些年来,土城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小镇,是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推动文化创新的成果。他勉励土城以古镇为依托,结合红色文化和地域特色,进一步做好文化建设与开发工作,把土城建成国内一流的文化旅游小镇。
习水县政协副主席、四渡赤水纪念馆馆长罗永赋陪同调研。
摄影:袁图强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四渡赤水博物馆群
微信号 : sdcsbwg
新浪微博:@四渡赤水纪念馆
官方网站:www.sdcs.gov.cn
编辑:曹行燕 审核:袁正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