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详情

文物保护,我们一直在努力

发布时间:2019-03-01 12:46:00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任云义 阅读量: ...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确保文物安全,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四渡赤水纪念馆一直在努力。

专题学习,提升文物保护意识。文物是华夏文明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为提升干部职工的文物保护意识,丰富文物保护知识,2019年2月20日,是每周二的业务学习日,四渡赤水纪念馆刘军副馆长就“文物普法”做了专题授课。课上,刘军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文物法制制度的历史沿革、文物法律制度、文物保护概述等相关文物保护知识。要求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开展好四渡赤水纪念馆文物工作。


合理修缮利用,充分发挥革命遗址作用。习水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主战场,中央红军在习水境内转战62天,留下了诸多红军革命遗址遗迹,仅土城就有14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时间的洗礼,革命遗址老化严重。为了实施抢救性保护,2013年,四渡赤水纪念馆成立了四渡赤水遗址遗迹项目修缮工程项目部,落实具体负责人员,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启动了红军总司令部驻地、毛泽东住居、朱德住居、周恩来住居、博古住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作。复原修缮后,经文物部门批准,在土城毛泽东、朱德住居遗址,布展了毛泽东与四渡赤水陈列、朱德与四渡赤水陈列,充分发挥四渡赤水革命遗迹遗址的作用。

深掘文物内涵,让文物“活”起来。文物真正让人动容的核心,是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四渡赤水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我们一直致力于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整理出《六张旧币传佳话》《两个铜板的故事》《遗留在土城的红军手雷》等一批观众喜爱的文物故事。

体验四渡赤水  实现出奇制胜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sdcsjng

微博:@四渡赤水纪念馆

网站:www.sdcs1935.com

编辑:曹行燕  审核:袁正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