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详情

两位开国将军后代到四渡赤水纪念馆参观

发布时间:2020-07-17 11:43:07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春来燕 阅读量: ...

7月17日上午,开国少将谭开云之子谭卫、开国少将伍生荣之子伍江陕一行七人沿着父辈的革命足迹,从兰州长途跋涉1000多公里,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母彦碧等陪同。

参观中,红军后代认真聆听讲解,详细了解四渡赤水战役,感受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艰苦卓绝。在展厅中的青杠坡战斗场景前,谭卫一行感慨万千,谭卫说,青杠坡战斗打得太激烈了,我的父亲当时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总支书记。在青杠坡战斗时,父亲所在的部队从赤水元厚回援青杠坡参加战斗,随后又返回元厚一渡赤水。伍江陕说,我的父亲长征时是红三军团补充师炮兵营二连通讯班班长,也参加了青杠坡战斗,这场战斗打得十分惨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在遵义战役展厅,展板上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诗词,勾起了他们的回忆,他们深情的朗诵,让红色情怀在展厅里涌动。

QQ截图20200720114446.jpg

在缅怀厅展墙上,陈列着参加过四渡赤水战役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开国将军名录,两位红军后代在名录上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名字时,十分激动,不停的拍下名录中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并与陪同人员一起回忆了父辈们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点点滴滴。


谭卫、伍江陕表示,我们重走长征路来到这里,只是想更进一步了解四渡赤水,这一次红色之旅很有意义。正是革命先辈们以英勇无畏的精神,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作为红军后代,我们一定会铭记历史,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当好红军的传承人。”随后,谭卫和伍江陕在四渡赤水纪念馆留言册留言。谭卫的留言是:“不忘初心,牢记传统,再创辉煌!伍江陕的留言是:“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徐翠萍)


伍生荣(1918-2011)少将军衔。江西省石城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九军训练队教员,延川游击队队长,独立第二团团长。参加了长征,参加了四渡赤水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晋绥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营长、教导团营长,第四十一团参谋长、团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区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伍生荣先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34团团长,第一野战军6军18师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伍生荣历任西北军区公安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后勤部政委、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副司令员兼青海省军区司令员,青海省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1年5月13日伍生荣在兰州逝世,享年94岁。

 

谭开云(1914—2003)少将军衔。江西省永新县高市乡芳塘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八师二十二团排长、连长,红十四军第三十八师一团连指导员,少共国际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总支书记,陕北独立三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参加了四渡赤水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抗大五大队队长兼教员,抗大一分校先遣支队政治委员、校部总务处长,山东鲁中军区三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旅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东北辽宁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参加了本溪保卫战、四保临江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东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沈阳军区干部部副部长、部长,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辽宁省军区第三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

谭开云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10月27日,谭开云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