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馆动态 > 详情

脱贫攻坚故事 | 扶贫路上,我们携手同行

发布时间:2018-03-19 19:15:55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春来燕 阅读量: ...

关 注   /  脱 贫 攻 坚 故 事


扶贫路上  我们携手同行

寒冷的冬季已悄然远去,3月的习水,到处都是春的气息,走在扶贫路上,我有许多的感悟。

回首:从 2017年8月中旬加入扶贫大军至今,已8月有余,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我县26个战区召开誓师大会4652名帮扶干部奔赴脱贫攻坚最前线时许下的那句誓言,“我来,为胜利而战!”。而我,作为四渡赤水纪念馆的一名工作人员,有幸成为了这4652名中的一员。

在我帮扶的土城镇群峰村7组,共有93户农户,在这93户中,有16户贫困户,77户的非贫困户,全组有残疾人17人,患重病有7人。

陈云珍家房屋整治前后对比

身患重病、双鬓白发、视力模糊的84岁老人陈云珍,一直是我牵挂的人,陈云珍身患脑梗塞、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行动不便,生活仅靠分户的两个儿子轮流照顾,但是这样一来,她的小儿子袁曾敬的生活保障就成了问题,袁曾敬今年已经38岁了,但由于记忆不清,对数字概念模糊,至今没有娶妻,而且住房破旧不堪,卧室臭气难闻,有时蓬头垢面,出门几天不回家,面对这样的家庭,首先沟通就成了我们之间的障碍,他们经常都记不清我是谁,每一次走访都成了一次全新的认识,我都要作一次自我介绍。甚至有几次我都想过这家就算为兜底户算了,这样的沟通太难。但是,静下心来细想,作为一名帮扶干部,不就是应该为需要帮助的老百姓想办法解决困难吗?如果我放弃了他,那以后他母亲病逝后,袁曾敬怎么办?生活不能自理,住房没有着落,经济没有来源。不!我既然是一名包组干部,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人!

母彦碧在陈云珍新家访照

我根据她家的实际情况,结合帮扶政策,为母子俩制定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一是要让她治病有保障,联系村干部一起送到县博爱医院免费住院治疗,定期服药。二是为其实施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造。三是帮助办理特惠贷入股红旅公司,此举让她家去年底就分得红利5000元。看着一件件事情都变成了现实,渐渐地家里的负担不再那么重了,我又想着:要是能帮助袁曾敬找份稳定的工作就好了,正好镇上有“十大员”就业培训,我赶紧给他联系相关部门报名参加,还时常叮嘱他每天要定时去清扫马路,时常要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每次去他家,我都告诉他,你如果不听我的话,把卫生搞好,不注意个人卫生,我就扣你工资,不给你找媳妇了,他每次都是笑嘻嘻的看着我点头答应,但是过几天再去,又见不着人了,等到下一次再见他的时候,我又像个老妈子一样的问:“你这几天去哪?怎么地不扫,卫生不清理,厨房乱七八糟,自己的衣服也不洗”。这样的相处,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在临近春节时,我帮助他家争取到了5000元的社会帮扶资金,看着他家空荡荡的屋子,决定用这钱帮他购买些家电,让他有家的温暖,腊月二十六那天,一大早,我打电话约着他哥哥和嫂嫂一起在土城街上购买了衣柜、电烤炉、冰柜、床上用品,一直到下午我们把家里整理布置了一番,经过清理和布置,再加上政府资助的一台电视机,屋子里家具基本齐备,有了家的温暖,大家都在说:“你看嘛,要不是有母嬢嬢一直这样帮助你,你会有今天吗?你要好好谢谢人家”我连声说着:“不用谢,不用谢,你能记住我是谁,我就高兴了?”没想到,袁曾敬当时就清晰地说出我的名字,当我听见他叫我的时候,我激动得快要掉下泪来,这份激动并不是来自于他能否记住我的名字,而是他能清晰的记住事情,记住我们一起携手走过的日子。当天,我们把陈云珍接回家里烤烤电烤炉,老人的儿媳说:“我妈妈这辈子还没有烤过电烤炉呢!”此刻,我看到老人的眼睛里泛起了泪花,虽然她记不清我是谁,但是这次她紧紧握着我的手,艰难地说的 “感谢!感谢!”却是那么清晰,这份感触会永存心底。

母彦碧在钱中良家走访

通过帮扶,我觉得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多和群众沟通和交流,你会发现在帮扶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快乐,自秋季攻势开展以来,在走访77户非贫困户中,我发现, 有一户是一直对政策认可度不高的农户,还记得第一次走进他家时的情景,家中那间堆放杂乱的客厅,屋子里还有一间杂乱破损的木床,有一台只能看一个台的小电视。当村委会副主任杨云强说道:“钱中良,今天我们来是要和你聊聊关于你家人居环境改造的事情”杨主任话音刚落,紧接着一个带着不满和粗厚的声音说到“你们来说这个,那就不要说了”,随后一场争辩开始了,无论我们怎么劝说,他就是不愿我们帮助改善人居环境,几经争论还是不见任何效果,我试着和他聊到:“钱叔叔,听说你14岁就学会了养蜂,还在土城街上开过铁匠铺,你现在都60多岁了,这么多年销售情况怎么样?你的蜂蜜到底好不好?纯不纯哦?”哪知钱中良随即反驳说:“我的蜂蜜纯正得很,你还不要怀疑,你知道怎么辨别蜂蜜吗?”我说:“不知道,你的蜂蜜真的纯正?那你怎么证明呢?”他不屑的看了我一眼,转身从里屋拿了一个矿泉水瓶,随后接了20毫升的温水,只见他把蜂蜜放在这矿泉水瓶里,然后使劲摇动水瓶,几秒钟后,只见水瓶里很明显的出现了一层泡沫和温水分离分两层,这时,钱中良指着水瓶得意地告诉我们:“你们看,真正的蜂蜜,只要和水相融,使劲摇晃后,就会出现这样的分层,而且泡沫一直不散,如果立刻就散去和水相融的,那就不纯,而且有糖参合,不信,你们自己慢慢看,还说我的蜂蜜不纯?”说完,满脸不屑地看着我们!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随即说到:“钱叔叔,你的蜂蜜确实很纯正,我刚刚不应该质疑你,你看,这样,我有一个想法,我们来一个约定:

第一,既然你的蜂蜜好,那应该让更多的人品尝,但是这里的卫生确实不好,厨房和厕所太脏乱,客厅不像客厅,卧室不像卧室,这样,你负责把房子建好,我帮助你改善厨房和厕所。

第二,我把你家作为7组的一个产业户来打造,帮你把蜂蜜发展起来,但是,你必须把客厅作为鉴定品尝室,到时候,就在这里现场鉴定给客人看和品尝,另外,你看你装蜂蜜的瓶子都没有可以提的盒子,我送给你100个能提拿的瓶子,再联系网商帮助你销售蜂蜜。

第三,你负责把院子围墙加固修建,墙体刷白,我帮助你做宣传,再请老师在院墙上画一幅宣传蜂蜜的油画,还在村口给你做一块蜂蜜销售点的指示牌,我们一起宣传你的纯蜂蜜,好不好?”

习水书画协会老师为钱中良家作的墙绘画

只见他埋头思考了一会,对我说:“好,你说得有道理,我愿意出钱来建厨房和厕所,然后好好做好蜂蜜销售”。 “好,既然你答应了,那我们就这样约定好了。

说真的,钱中良的满口答应出乎我们的意料,从一开始的抵触反对到后来的认可,还自愿拿钱建房,我们既是高兴,又是担忧,担忧这位经常唱“反调”的钱叔叔会不会反悔,明天就告诉我不同意修建,那该怎么办呢?

没有想到,三天后,我接到他的电话:“我看好日子了,一周后就动工”。一个半月后,一个个约定就在我们的相互信任、努力中一一的实现着。以前脏乱的客厅如今成了亮堂的品尝室,杂乱的房前屋后已经画上了美丽的墙衣,蜂蜜销售进入网商平台,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欣喜和激动,看到他的认可和自信,我比吃了蜂蜜还要甜,所以,我笑称这是我们的“甜蜜”约定。

长达9个月的帮扶,我和7组的村民们携手一起完成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帮助袁发林家化解了20年的土地纠纷,帮助袁清海的妻子找到了失散21年的亲人,帮助养殖户一起做广告宣传销售黑猪,帮助无房户袁波在夜晚一起加班修建房屋,这些帮扶的事情,我们都快乐的做着,每完成一件事情,我心里都是十分的开心,就像是帮助家里人完成一桩又一桩心事。

母彦碧与袁清海家的合影

如今,我明白了,有时不是老百姓不认可,而是我们没有用对方法,是不是做到把老百姓当亲人,当家人一样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回首看看,从第一次走访,他们都不认识我,我一户户的自我介绍,到现在,只要一看见我去,不管老的少的,都给了我一个统一的称呼“母嬢嬢”,渐渐地,我好像已经开始习惯他们的称呼,不管是打电话还是街上碰见,只要一叫我“母嬢嬢”,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我群峰村的家人来了!通过9个月的帮扶,已经让我和群峰村7组有了很深厚的感情,这将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和最值得留念的地方。

其实,在土城这片红色土地上,又何止我一人对这271天6504小时铭记于心呢?还有全镇所有的扶贫干部,他们也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走访、比对、开会、总结、找思路,想办法,用心用情帮扶,才换来了1722户7126人脱贫,460户1951人住上了新房。

在这场战役中,还有许多我们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有丢下刚满月孩子奔赴前线的付玉梅,有两处肋骨骨折仍坚守岗位的李大军,有带着病中孩子和年老父亲一起扶贫的朱旭,有母亲逝世当天还在村里召开群众会的万业成,有替贫困户运送水管壮烈牺牲的徐先文,还有在扶贫路上牺牲的市总工会25岁的帮扶干部徐梅。他们用信仰和足迹在高山森林中、炎炎酷日下、白雪寒风里镌刻着壮美,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是全县4652名帮扶干部的缩影,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更让我们坚定了坚决打赢52个贫困村出列、3.56万人口脱贫这场战役的信心!

此刻,我想起了一位扶贫干部在走访中随笔写下的几句诗句:行一程,停一程,身在土城农家行,夜深千灯亮,却见干部访民情。烈日下,风雨中,遥寄相思顾不成,路通穷根拔,不破贫困誓不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手携手,肩并肩,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以一切归零的底气、一马当先的勇气、一寸不让的锐气、一律押上的豪气,去夺取最终的胜利。

               (作者系四渡赤水纪念馆办公室主任)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四渡赤水纪念馆

微信号 : sdcsjng

新浪微博:@四渡赤水纪念馆

官方网站:www.sdcs.gov.cn

编辑:曹行燕  审核:袁正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