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馆动态 > 详情

客家版的《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你可听过?

发布时间:2019-03-28 21:27:08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任云义 阅读量: ...

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绵亘着巍巍的五百里井冈,上世纪二十年代,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成了中国革命的摇篮。如今,井冈山红色旅游如火如荼。

 去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将江西、湖南、上海、遵义、延安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试点单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五好讲解员建设中,有哪些好创新好做法好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呢?3月28日,四渡赤水纪念馆考察学习小组在副馆长刘军的带领下,来到井冈山。

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红军南路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面积达1.8公顷,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整个场馆,气势恢宏。整个展陈按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时间顺序,采用了大框架、立体版面、历史文献、蜡像场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还原了井冈山根据地建立时期的历史事件。

参观中,讲解员为我们演唱了客家话版的《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罗咳……”让我们耳目一新,在讲解员悠扬动听的歌声中,大家眼前似乎浮现出了当年井冈山上战士们开心的聚在一起喝南瓜汤的场景,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当年红军在艰苦的条件下那种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给人以力量。

松柏叠翠的茨坪北山上,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登上宽阔的台阶,来到了纪念堂。纪念堂里,大厅中央镌刻着毛泽东书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烫金大字。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向革命烈士鞠躬致敬。在这里,李归宁为我们上了一堂以“井冈山革命英烈的生死观”为主题的现场教学,她首先为我们讲了一组数据: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中,一共记录了48000余位英烈,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5744位,还有32000余位是无名英雄,通过数据换算,在井冈山2年零4个月的革命斗争中,平均每天就有近60位红军战士,牺牲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这一组数据,深深的震撼着我们,新中国的基石,正是无数英烈用生命和热血铺成的啊,他们经历的血雨腥风和艰苦卓绝,是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的。作为一名红色讲解员,这更增添我们对自己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当讲到病榻上的老红军李聚奎,苦苦寻找战友贺国中后代的故事时,李归宁几度哽咽,她发自内心讲述,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在现场的每一个人。

我们伫立思考,短短十几分钟的现场教学,背后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史料的搜集,文稿的撰写,讲解的打磨,才能达到以情带声,以声感人的教学效果。而这些都非一日之功,是需要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讲解基本功反复锤炼而成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心那份责任和坚守吧。这一切,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居住在茨坪这间土木结构的房屋里,在这里,毛泽东夜以继日的工作,借着一颗灯芯的微弱光亮,起草了《井冈山的斗争》这篇光辉著作。按照当时的规定,连部以上机关夜晚办公可以用三根灯芯照明,而毛泽东同志为了节省用油,一直坚持使用一根灯芯照明办公。

毛主席这种夙夜在公、勤俭节约的精神,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宁冈茅坪时,曾设立医院,1928年夏,医院迁到了井冈山上的小井。

当时的医院,医疗条件极差,医务人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展医疗救护,用食盐水代替生理盐水,用烧酒代替酒精,用竹片制作镊子等方法补充医疗用品。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中我们还看到许多草药的标本,简陋的手术台与住院病房。尤其让人动容的是,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红军医院仍在收治红军战士的同时,还收治了很多俘虏兵。

在千里之外的习水土城,我们的红军医院博物馆里,也展示了小井红军医院旧址的场景,到了实地,此情此景,让我们大家倍感亲切。

在参观完多处红色革命遗址之后,我们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宣教人员进行了业务上的交流和探讨,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学习培训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接待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进行了详细了解。

在考察学习中,我们还现场跟班学习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讲解部主任黄俊峰的讲解,她的讲解脉络清晰,讲解技巧高超,知识储备丰富,让我们获益匪浅。作为讲解员的我们,找到讲解水平提升和突破的方向。

文图:任云义

体验四渡赤水  实现出奇制胜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sdcsjng

微博:@四渡赤水纪念馆

网站:www.sdcs1935.com

编辑:曹行燕  审核:袁正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