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纪念馆食堂负责人 潘燕
本馆之星个人介绍
姓名:潘燕
个人爱好:打篮球、唱歌、跳舞
个人性格:热情、开朗、乐观
最想去的地方:大海和草原
最喜欢的颜色:黑色、紫色
最喜欢的人生格言:包容别人就是宽待自己
“喂,袁大娘,你土里的秋茄子,明天都送来哈。”四渡纪念馆的食堂里,中午就餐时间,潘燕正一边忙着给大家刷饭卡,一边打电话联系明天的菜。 2018年8月24日,潘燕从物馆部调到食堂,主要负责蔬菜和食品的采购。让大家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了她的头等大事。潘燕说,本地农户的蔬菜要提前预订,不然第二天到市场去买的都是大棚的。买菜是个很伤脑筋的事情,特别是面对馆里一百多人就餐,众口难调啊。刚到食堂时,她也是战战兢兢,生怕大家有怨言,每天的菜品怎么搭配,分量如何把握,既要同事们吃饱吃好又不能浪费。头两个月,一天“焦”得她瞌睡都睡不好,问同事、请教同行,大半夜的还给食堂的厨师打电话。 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她已驾轻就熟,会当这个“家”了。同事们喜欢吃什么,大致是什么口味,她都已经基本摸透了。潘燕说,还是咱们本地产的季节菜最合大家口味。大家称赞潘燕是个优秀的家庭主妇,把大家都养得白白胖胖的。面对大家的称赞,她也高兴,但却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买个菜嘛。 四渡赤水纪念馆建馆开放才13个年头,潘燕到纪念馆工作已有11年,她算是年轻的“老”员工了。11年间,潘燕从一名保洁员到保洁队队长,从保洁队队长变轨到物业公司当经理助理,再转岗到物管部当主任助理,再到现在负责食堂的采买,一路走来,她最难忘的,还是做保洁的那5年时光。 潘燕个子高挑,端庄大方,爱好唱歌跳舞打篮球。2009年6月,她应聘到纪念馆当起了一名保洁员。刚开始,潘燕还是有些不敢面对,人都有些虚荣心,遇到亲朋好友,她总要故意绕开,总感觉做保洁是个很没面子的事,慢慢的她认识到,在馆里,打扫卫生同样不可或缺。观众远天远地的来参观,第一印象就是环境卫生。我们把卫生搞好了,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客人来参观,土城的红色旅游就会越来越红火。 六年前的潘燕 纪念馆面积大、展厅多、地面卫生不好搞,展区清洁要求更高,尤其是展厅的洗手间,游客多了,随时都要巡查保洁。前些年,纪念馆广场前的街道没有硬化,广场每天都要冲洗一次。记得2010年有一次大型活动,头天下了雨,头天冲洗干净的广场被踩得泥泞不堪,潘燕拿着拖帕反复的拖了几次,结果领导还是觉得没搞干净被批评了。潘燕心头想,每天累死累活的,还不被认可,满肚子委屈没地方说,那种苦和累只有自己知道。 打扫卫生,是一项简单、枯燥,不断重复的体力活。潘燕在这个岗位上整整干了5年,十分难能可贵。回忆那几年,潘燕感到真的很苦很累,每天上班丢下扫把换抹布,放下抹布又拿起拖帕。新招进4名保洁员后,她当上了队长,队长意味着什么事情都要冲锋在前,带头干活。但潘燕也觉得,尽管苦和累,大家相处如姐妹,一起上下班,一起休息,一起吃饭,什么事都商量着来,心情也十分愉快。 让潘燕骄傲的是,在清洁工岗位上,2011年,她荣获遵义市“金牌工人”荣誉称号。 2014年,纪念馆聘请了专业的物管公司,纪念馆保洁队、保安队整体划归了物业公司。潘燕听说她以后就不是纪念馆的人了,工作情绪一下跌到了谷底,虽然到物业公司当经理助理不用再去做具体的保洁,但是她仍然有种被家人抛弃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才慢慢的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来。 通过近两年的物业公司的实践和锻炼,从过去干保洁到对保安保洁的管理,场馆的安全维护和设备的保养检修,潘燕可以说对纪念馆的每个点、每样设备都了如指掌,平时要怎么维护,活动前要怎么调试,黄金周又要怎么准备,她都在工作中做好了详细的记录,翻开笔记本,按照程序来,总不会出错,她也感慨说,这是她学到东西最多的一段时间。 2015年,纪念馆把潘燕从物业公司召回到纪念馆的物馆部任主任助理。听到这一消息,她像个孩子似的傻笑了好几天,逢人就说,我回到纪念馆了。人家说你不是一直都在吗,她说你们不懂,我回家来了。 转眼间,潘燕在纪念馆工作已经有了11个年头,她把青春金色的11年奉献给了我们这座年轻的纪念馆。潘燕问自己,人生有多少个11年呢?11年间,她和纪念馆早已结下了不能分离的情怀。“我热爱我们馆,我已经无法和她分开,在馆里,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愿意。我愿我们馆越来越好,让我们相守到老。” (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