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馆动态 > 详情

【系列报道】赤水河畔的“红色精灵”——记四渡赤水纪念馆的讲解员们

发布时间:2021-01-19 16:50:37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吴林侠 阅读量: ...

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等全国74家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13年筚路蓝缕,13年风雨兼程,我们将以铮铮质朴的红色情怀,以砥砺奋斗的拳拳初心,踏上新征程,再创新辉煌。自12月22日起,我馆微信平台将推出综合报道,记录回顾我们奋勇前进的那些年……


图片

历经十三载风雨,四渡赤水纪念馆在土城古镇上建成了以红色文化、地域文化为代表的综合性博物馆群。在这17座纪念馆、博物馆、陈列馆里,长期活跃着一群“红色精灵”,她们就是四渡赤水纪念馆的讲解员。这群“红色精灵”从当初的4名到12名,再到如今的34名,她们一代代怀着对这片红色土地的崇敬与热爱,孜孜不倦的向全国各地的观众讲述四渡赤水战史,讲述赤水河畔的红色故事。


她们历经成长不负韶华

光阴流转,韶华如水。一代又一代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一路摸索,一路成长……她们与“红色”相遇,与未知道别,寻找到心灵的信仰,寻找到灵魂的寄托,孜孜不倦的讲述着革命的历程,她们,就是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是2007年7月9日,四渡赤水纪念馆建成开馆。第一批4名红色讲解员以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为全国各地的嘉宾和观众,精彩的讲述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光辉战史,得到各界观众的高度好评。声声好评背后,是她们一年来,日以继夜的不断学习的结果。她们每天穿梭在展厅里,从形体礼仪、普通话发音、长征历史知识、实地观摩讲解等方面反复的练习、强化、试讲,才在这一天精彩展现出红色讲解员的风采。

图片

在接下来的十三个年头里,她们深入了解展陈设计理念和文物背后的故事,收集整理相关长征四渡赤水资料,并结合不同观众需求,撰写了针对专家学者、党性教育、普通观众、青少年的讲解词版本,做到因人施讲。为了打破空洞乏味的说教式讲解,她们不断探索和创新讲解形式,把情景剧、快板、歌曲等形式融入讲解,生动的讲解形式,得到社会各界观众的喜爱。

图片


她们坚定信仰见证初心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她们深知只有把红色故事讲出时代内涵,才能诠释革命先辈们用血肉铸就的长征精神,成为砥砺前行的不懈动力。

图片

她们紧紧抓住四渡赤水红色文化和女红军长征文化,从历史细节着手,生动讲述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以历史真实事件为原型,开发了体验式宣讲、情景模拟宣讲等多种宣讲模式。

图片

图片

她们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新媒体平台开展宣讲。她们为网上展馆和微信语音导览录制解说,开展线上文物故事讲述。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她们用诗歌音频为一线“逆行者”呐喊助威,鼓舞斗志,以文化抗疫,传递精神的力量。

图片


不同的阵地,相同的坚守,一样的初心和使命。她们在平凡的宣教工作中,践行初心和使命,展现四渡赤水纪念馆人的风采。


她们信念永恒不负使命

抱柱之信,磨而不磷。十三年来,她们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他们编排红色节目,每逢节假日、黄金周、重大活动为观众表演。

图片

她们通过“七进四送双服务”活动,把党的温暖和关怀,把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边远的村寨、大山深处的校园,她们的足迹走遍全县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为革命老区的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图片

她们积极配合巡展、临展,创作宣讲内容,提升展览效果。她们曾走进军事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等20余家全国知名博物馆开展宣讲活动,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她们薪火相传不负担当

精神力量,薪火相传。四渡赤水纪念馆拟定“百名小小讲解员队伍培育计划”,与各类院校开展合作共建,将红色教育融入校园教育。讲解员们以此为契机,培训小小讲解员,让学生在聆听中走进红色历史,在讲解中感受红色文化,传承中激发爱国情怀,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图片

经过多年悉心培养,赵蔓玲、陈丝然、唐芯、杨焓等56名小小讲解员,成为展厅里最靓丽的风景。她们当中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的不过14岁。这群“红色小精灵”跟随着四渡赤水宣讲团、四渡赤水艺术团奔走在习水的青山绿水之间开展宣讲活动,用行动发出时代强音。

图片

对景忆昔,滔滔赤水河的清澈纯净,倒映出“红色精灵”们青春活泼身影。她们筑梦青春,向光而行,成为赤水河畔红色宣讲与传承的“红色精灵”。她们憧憬未来,充满希望,将继续在传承红色基因之路上书写荣耀与辉煌!

image.png

(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