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馆动态 > 详情

【四渡赤水纪念馆系列报道】枝繁叶茂 硕果飘香——四渡赤水研究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1-01-19 16:14:08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吴林侠 阅读量: ...


导语: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等全国74家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13年筚路蓝缕,13年风雨兼程,我们将以铮铮质朴的红色情怀,以砥砺奋斗的拳拳初心,踏上新征程,再创新辉煌。自12月22日起,我馆微信平台将推出综合报道,match记录回顾我们奋勇前进的那些年……



image.png

在申报明年四渡赤水研究选题的这些日子里,四渡赤水纪念馆研究室的同事们正在谋划,启动四渡赤水遗址遗迹考查,编辑match出版《四渡赤水战役亲历记》(第二部)等项工作。

学术研究是一个纪念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拉动纪念馆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研究成果,更是纪念馆软实力的展示。这些年来,四渡赤水纪念馆始终把学术研究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一项关系纪念馆快速发展的核心工作来抓。随着四渡赤水研究的深入,随着一件件珍贵的四渡赤水历史资料的发现,随着一篇篇四渡赤水战役亲历文章的问世,四渡赤水纪念馆研究工作正健康有序发展。

四渡赤水纪念馆地处习水县赤水河畔的土城古镇,这个建在四五万人口小镇上的纪念馆,研究人才十分匮乏,针对这一客观实际,早在2010年1月,四渡赤水纪念馆就成立了四渡赤水研究中心,这个中心以“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理念,聘请中央党史研究室、国防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央党史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国内知名的党史军史专家、大学教授作为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指导和帮助四渡赤水纪念馆开展学术研究,快速提升了四渡赤水纪念馆的研究水平,同时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

四渡赤水研究中心的组建,为全国热爱四渡赤水文化、长征文化的专家、学者和普通社会公众搭建了研究平台,推动了四渡赤水战史的深入研究。

现共举办“四渡赤水论坛”两届,成为四渡赤水纪念馆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一大亮点。每届“四渡赤水论坛”以邀请国内省内知名的红色专家、红军后代参会,共同研究、探讨四渡赤水战役史实、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共同研究、探讨四渡赤水精神、长征精神的传承,共同研究、探讨四渡赤水遗迹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专家学者们还在论坛上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每一届“四渡赤水论坛”,都推出了一批有相当高理论水平的四渡赤水研究文章,有的在论坛上首发的文章,后来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

图片

“四渡赤水论坛”现场

在馆内组建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工作,是四渡赤水纪念馆开展研究工作的创新和探索。由三五名员工自愿组成研究小组,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定期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并把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部门和员工进行考核,从制度上促使馆内具有一定学术研究的员工参与学术研究,共同为学术研究献计出力,推动四渡赤水纪念馆研究水平的提升。

经贵州省新闻广电出版局批准编印的《四渡赤水》内部资料,自2013年1月以来,双月一期,如今已连续编印45期。每期向全国红色场馆和相关专家等赠阅800多册,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渡赤水》开设了《四渡赤水论坛》《四渡赤水亲历记》《四渡赤水人物》《四渡赤水故事》《四渡赤水遗迹遗址》《四渡赤水文物》等栏目,转发和刊登了数百篇高质量、高水平的四渡赤水学术论文,随着编印水平和编印质量的逐步提升,《四渡赤水》内部资料赢得了业界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图片

馆刊《四渡赤水》

自主编写展览陈列大纲,是一个纪念馆研究实力的体现,随着馆内研究人才的成长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一个个可喜的现象如一道道耀眼的光芒,近年间,四渡赤水纪念馆馆群的展览陈列大纲实现了从原来外聘专家编写,到现在自主编写的转变。近年来,馆内自主编写了《红军卫勤发展历程》《毛泽东与四渡赤水》《朱德与四渡赤水》《耿飚和长征》《长征中的干部团》《贵州内河航运》《四渡赤水出奇兵》等多个专题展览陈列大纲。修改、完善了四渡赤水纪念馆、红军医院纪念馆、青杠坡战斗遗址等多个场馆和遗址的讲解词。使陈列展览内容的不断丰富,讲解内容的不断精准规范,让观众更加准确、全面、客观的了解四渡赤水战役及长征史实,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社会效应,也得到了专家与观众的高度评价。

这些年来,四渡赤水纪念馆编写和参与编写《遵义红军标语》《长征与遵义》《长征地名录》(遵义卷)《怎样讲好遵义故事》《土城袍哥》等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书籍。馆内人员在《中国文物报》《中国纪念馆研究》《文化月刊》《兵器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图片

部分出版书籍

2019年12月,四渡赤水纪念馆选送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宣传案例”荣获“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2015年,四渡赤水纪念馆启动了《四渡赤水志》的编撰,这部百万字的志书在2017年进行了一次省级评审,2018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评审,原则上获得评审专家组的通过,目前已进入最后修订阶段。

四渡赤水博大精深,四渡赤水研究前景广阔。目前,四渡赤水纪念馆将继续加大推进研究工作,搭建更宽广的平台,吸收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四渡赤水研究,加快四渡赤水研究步伐,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四渡赤水故事。

(袁杰  曹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