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馆动态 > 详情

【四渡赤水纪念馆系列报道】深挖文化内涵 推动陈列展览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19 16:04:14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吴林侠 阅读量: ...

导语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等全国74家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13年筚路蓝缕,13年风雨兼程,我们将以铮铮质朴的红色情怀,以砥砺奋斗的拳拳初心,踏上新征程,再创新辉煌。自12月22日起,我馆微信平台将推出综合报道,记录回顾我们奋勇前进的那些年……


图片

陈列展览是纪念馆的中心工作,是文物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也是纪念馆直接服务民众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四渡赤水纪念馆紧紧依托土城古镇厚重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蕴含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内涵,使陈列展览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从而推动陈列展览的高质量发展。

一、深挖古镇历史,提升陈列展览水平

图片

四渡赤水纪念馆陈列展览

为更好地展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征,突出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四渡赤水纪念馆以红军革命精神作用为主导,深入发掘红军长征文化和古镇千年历史文化,整合优势文化资源,陆续推出了“四渡赤水出奇兵”专题陈列为核心,囊括了女红军、军队卫勤工作、红九军团、毛泽东与四渡赤水、朱德与四渡赤水、耿飚长征、贵州内河航运、赤水河盐文化等10余个专题陈列,为馆群的建设和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有序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同时有效的提升了四渡赤水博物馆群的展示服务水平,使其成为了习水,乃至贵州的一块金字招牌,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共鸣。

2017年5月,改陈后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基本陈列荣获第十四届(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是贵州当年度唯一入选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决赛阶段的展览,为我省文博系统争得了荣誉,也为贵州省内文博单位在今后的参评工作积累了经验。


二、激活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高水平临展、巡展

图片

“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办展

陈列展览不仅仅是把一件展品放在展线上,展示它的历史之久远、制作之精美,更重要的是要把蕴含在其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充分展示出来。在做好基本陈列的同时,四渡赤水纪念馆不断研究、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激活红色文化资源,先后多次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临展、巡展。

四渡赤水纪念馆自2007年建成开馆以来,共举办贴近时代、特色鲜明的临展、巡展近200场,参观量达数百万人次。展出后成效显著,深得社会各界好评。

秉承开放办馆的思想,四渡赤水纪念馆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模式,加强与同行的联系,把好的展览“引进来”展出,提高了展览策划、形式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对提升陈列工作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先后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黑龙江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2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合作,引进“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周恩来生平业绩展”“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等20多个展览,部分临展还配有专家讲座及互动节目,大大提高了展览的参与性与趣味性。 

在引进展览的同时,我们也将展览“走出去”展示,策划“四渡赤水出奇兵”“巾帼铁流——长征女红军”“四渡赤水光耀千秋”等专题展览,在北京、天津、上海、内蒙古、四川、重庆、贵州等10多个省、市的博物馆(纪念馆)、部队、大专院校进行临展和巡展,向外界展示四渡赤水历史、讲述女红军故事,传承红军长征精神,提高四渡赤水纪念馆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渡赤水纪念馆还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提升展示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把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陈列展览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从而丰富陈列展览内容,提升纪念馆临展和巡展质量。


三、探索创新展陈方式,拓宽陈列展览宣传途径

图片

展览进乡村

对展陈方式进行科学合理创新,使纪念馆的展览更有特点、更有独特魅力,成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纪念馆。近年来,四渡赤水纪念馆一直致力于展陈方式的探索和创新,策划一系列有时代需求、有思想深度、有独特视角的展览,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更好地传播四渡赤水历史,传承红军精神,纪念馆配合“四渡赤水出奇兵”基本陈列,开设《四渡赤水历史上的今天》《四渡赤水亲历记》《四渡赤水人物》《四渡赤水遗迹遗址》《我和四渡赤水纪念馆的故事》等专栏,为社会各界提供文化服务。并以网上展馆的形式,通过网站、微信平台,向观众推送基本陈列内容,以此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保证展览永不落幕,满足公众在线观展的需求,把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

为加深观众对展陈内容的理解,纪念馆结合展览内容,举办“故事会”,创作情景表演、诗朗诵、快板等文艺节目,丰富展览内涵,提高展览宣传效应,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同时设计开发文创产品,将展览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充分完整地提取出来,把不可触摸的文物展品变换成另一种方便实用的文化创意产品形态,真正做到把展览带回家、把博物馆带回家。

2018年9月,为响应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纪念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内容,策划原创展览《文化扶贫振乡村》。展览采取“展览+宣讲”模式,以脱贫攻坚政策、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感人事迹为主题,通过图文形式,展示在脱贫攻坚事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展出期间,宣讲员用快板宣传中央扶贫政策,用红色故事激发爱国情怀,用歌声鼓舞群众脱贫的信心,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群众帮助,提高当地群众的综合素质,增强摆脱贫困的主动性和脱贫信心。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陈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