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区域协同创新视域下的中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嘉宾到土城考察。 在土城,嘉宾们参观考察了青杠坡战斗遗址、红军医院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河盐运文化陈列馆、贵州航运博物馆、宋窖博物馆等地,观看现场教学《他们的名字》《我的爷爷是红军》《我打草鞋送红军》等课程,详细了解四渡赤水战役战史和土城的文化资源。期间,还进行“四渡赤水博物馆之夜”茶话会,大家畅谈博物馆管理、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四渡赤水纪念馆展览内容丰富,历史脉络清晰,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四渡赤水战役的过程。在这个小镇上,我看到了地方博物馆群发展的缩影和实践典范,纪念馆与地方发展联系紧密,社教活动精彩纷呈覆盖面广,极大地发挥了博物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 今天我满怀感动和崇敬的心情完成了所有考察活动,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队伍既敬业又专业,讲解中加入的情景剧、文艺表演等多样化讲解形式让人耳目一新,现场教学课程让我们回顾了那段峥嵘岁月,让我对长征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四渡赤水纪念馆在红色资源的挖掘、文物保护利用、文旅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进增在参观时这样讲道。 石嘴山市博物馆馆长韩学斌表示,土城古镇青石墙上有这么一句话:土城——一个改变世界的小镇。红军在土城发生的故事犹如一只蝴蝶,它扇动翅膀引发的动力,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后更加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更加深刻体会到自身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为党和人民事业接续奋斗的决心和信念。 在四渡赤水纪念馆的文物数字化集中展示区,嘉宾们认真了解文物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情况,体验AI、VR文物数字产品,纷纷表示四渡赤水纪念馆借助数字技术传播革命文物的方法很有新意,让革命文物以更生动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让观众在体验和互动中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十分有利于激发全民参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尤其是对提升青少年精神文化素养有重要影响。 文:陈泓每 图:胡志刚、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