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馆动态 > 详情

馆校共建聚合力 双向赋能谋发展——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与四渡赤水纪念馆举行实践实训与科学研究合作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4-01-30 15:31:49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阅读量: ...

1月29日,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与四渡赤水纪念馆举行实践实训与科学研究合作交流会,会议由习水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马剑飞主持。

640 (5).jpeg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原院长、二级教授杨军昌,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雷方俊,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教授郭晓林;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副研究员刘军,四渡赤水纪念馆馆员、习水县四渡赤水研究院常务副会长袁杰,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栾成斌、苟军、王继红及四渡赤水纪念馆各部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雷方俊(左)代表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授牌,刘军(右)接牌.jpeg

△雷方俊(左)代表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授牌,刘军(右)接牌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向四渡赤水纪念馆授“教学实践实训基地”牌匾,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刘军接牌。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馆校在人才互培、学术研究与实践实训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640.jpeg

640 (3).jpeg

 

会议上,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杨军昌、雷方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2021年双方开展馆校共建以来取得的经验及成果。从研究方向、人才互培、课题申报、联合攻关、制度建设、建立联合科研团队等方面作了深入交流。希望双方进一步聚集力量,共同推动学术成果产出以及博物馆实践与研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形成馆校实践实训与科学研究合作实践的新典范。

640 (6).jpeg

刘军在发言中结合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发展,谈了对馆校融合发展的思考。他表示,四渡赤水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一定会发挥好教学实践实训基地的作用,为馆校人才双向培养计划,提供好教学实践和后勤保障。期待与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进一步挖掘好四渡赤水文化内涵,共同推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科研学术成果。
会上,袁杰介绍了《四渡赤水亲历记》(续一)内资,下一步出版计划等相关事宜。他表示,这本书是对四渡赤水历史的真实记录,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与贵州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推动这本书的出版和传播。

640 (1).jpeg

郭晓林针对红色题材书籍出版,从选题筹划、撰稿规范、申报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他表示,贵州大学出版社将全力支持四渡赤水纪念馆红色题材书籍的出版工作,为红色文化文献和研究成果传播贡献力量。

640.jpeg

马剑飞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这次会议既是交流会,更是馆校深度融合发展工作的推动会和筹划会,给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入合作,搭建好“资源、人才、科研”三个平台,做好“互培、联动、融合、发展”四篇文章,书写出馆校共建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文:曹行燕  图: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