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四渡赤水论坛 > 详情

毛泽东与四渡赤水战役的情报工作

发布时间:2018-01-12 15:54:50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费侃如 阅读量: ...

费侃如   1937年10月生,江苏海门人。1982年任遵义会 议纪念馆副馆长,1984年任副馆长(主持工作),直 至1998年12月退休。研究员。主要成果 :专著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史事日志》,论文 《(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说质疑》 先后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篇。撰写遵义会议 陈列馆、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 馆、红军医院纪念馆、苟坝会议陈列馆陈列大纲。 四渡赤水研究中心顾问、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 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名誉理事、朱德思想生平 研究分会理事。


毛泽东与四渡赤水战役的情报工作

1965年,《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于8月1日在首都人民剧场成功地举行了首场演出。47年过去了,这组气势磅礴,感人肺腑的歌已经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中《四渡赤水出奇兵》以深刻凝练的词汇,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更是家喻户晓,传唱至今。正是从这首歌开始,历史学家才把四渡赤水作为一个完整的战役,正式载入红军长征史册。

随着时间的流逝,红军四渡赤水新的史料不断挖掘,对这一战役的胜利,仅谈毛泽东用兵真如神,而不谈红军情报部门的工作,是不够全面的。谈情报工作,而忽视了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的雄才伟略,也是研究工作不足取的。本文拟对毛泽东与四渡赤水情报工作作一初步探索,就教于同志们。

曾希圣

毛泽东1939年在一次讲话时谈起长征,他说:“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曾希圣传》序言)毛泽东说的“二局”,是红军总司令部一个极机密极重要的单位,总共只有几十个人。就是这几十个人,在局长曾希圣,副局长钱壮飞的领导下,凭着小功率的电台收报机,在长征中一路走一路收听各路国民党军的电报,成功地破译了敌人千变万化的各类密码860多种,摸清了蒋介石“围剿”红军的战略部署,并对敌人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得清清楚楚,不仅是红军征途中“灯笼”,还是红军领导人的“千里眼”、“顺风耳”,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发挥了巨大作用,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35年1月19日,为摆脱国民党军新的“围剿”,中央红军分三路纵队向习水、赤水疾进;24日,右路纵队红一军团击溃黔军侯之柦部的抵抗,攻占土城,前锋进抵赤水县城东南地区的旺隆场、复兴场;中央纵队红五、九军团攻占三元场、习水县城;左纵队红三军团进占土城镇东南的回龙场地区。26日,川军潘文华两个旅队旺龙场、复兴场进行反扑,红军北进受阻。郭勋祺部两个旅由东胜场进到土城以东木栏坝地区,尾红军追击,廖泽部两个旅随郭部后跟追。面对北上赤水河受阻,尾敌紧迫的情况,中革军委认为,不击破潘文华部的堵截,红军将无法前进。要按原定北渡长江的计划,必须首先消除后顾之忧。于是决定乘薛岳兵团主力尚在乌江南岸,黔军新败的有利时机,抓住追敌突出冒进且兵力不多的有利时机(当时根据所获情报敌只有四个团。),以红1、9军团各一部阻击由赤水南进之敌。集中主力诱歼进至三元场地区的郭勋祺部四个团,解除后尾威胁,然后全力北上,打开渡江的道路。

青杠坡战斗遗址

1月28日拂晓,红三、五军团和干部团向土城青岗坡郭勋祺部发起猛攻。战至中午,虽予敌以重大杀伤,但未能全歼该敌且红军伤亡也惨重。此时郭部两个旅也增援上来,原在赤水以南旺隆场地区的川军两个旅同时从西北向我侧后攻击,红军处于背水并受着川敌两面的夹击,中革军委鉴于再战不利决定撤出战斗。然而处于敌众我寡的红军,如何突出敌人包围呢?在一篇记述总部二局破译科科长曹祥仁的文章中写道:“战斗还未结束,路边已躺满伤兵。他们哭喊着:‘同志哥唉,你补我一枪吧!’。喊声撕心裂肺,催人泪湧。天色渐黑,部队仍陷在狭长的山谷之中,四周枪炮不断。哪里是敌人?哪里可以突出重围?二局立即在空地上架线侦收。曹祥仁、邹毕兆当即破译密电,发现周围布满了敌军,敌军的合围仅有一个不大的口子尚未合拢,外围只有蒋介石坐镇指挥的贵阳空虚。军委据此决策,立即从包围圈的空挡中撤出,西渡赤水,脱离绝地。土城战役是中央红军的生死之战,二局起了关键作用。”(《红军破译科长曹祥仁》)这里所述的土城战斗突出重围成功,是靠情报的的准确。然而,中革军委之所以决定打青岗坡之战,也是根据情报在判断敌情上出了差错,这是怎么回事呢?据有的研究者认为,红军长征出发以来,总部二局对国民党粤军、桂军、湘军、黔军所用的秘码,已基本掌握其规律,但对川军所用密码,土城青岗坡战斗前还是首次接触,对译文是否完全准确可靠,不可能有绝对把握,这在密码破译工作中是情有可原的。毛泽东曾说过:“我们在土城战斗中没有打赢,伤亡还很大,主要是没有把敌情搞清楚,拳头不硬(没有集中兵力),责任在我们军委,不怪下面。”(《红军总部的峥嵘岁月》)但曾希圣、曹祥仁很快从错译川军密码中吸取了教训和经验,为红军突围提供了准确情报。

再现一渡赤水

红军一渡赤水河,向川南古蔺、叙永地区开进。蒋介石也调整兵力部署,将“追剿”军编为第一、二两路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为何键,以主力“围剿”红二、六军团,一部封锁黔东;第二路军总司令为龙云,前敌总指挥为薛岳,下辖吴奇伟、周浑元、孙渡、王家烈等纵队,“围剿”中央红军。川军十二个旅已沿长江布防,薛岳部和黔军分路向川南追击,滇军三个旅向毕节、镇雄等地急进,企图截击红军。2月7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根据敌情,决定暂时放弃原定北渡长江计划,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9日,中革军委进驻扎西县城,开始对部队进行缩编,10日党中央向军委纵队传达了遵义会议决议精神。

正当国民党各路“追剿”军纷纷向扎西地域逼近时,红军突然出敌不意地回师东进,第二次渡赤水河,向战斗力薄弱的黔军驻防地挺进,一举再战桐梓城。鏖战娄山关,第二次攻占遵义城。从红军二渡赤水河敌我态势图上看,红军在扎西时已面临川、滇军的围堵,似乎处于走投无路的状况,从这20天红军在十倍于我的敌人包围圈中一连串的运动、作战,令人眼花缭乱,如入无人之地,不仅暂时摆脱了困境,还杀了一个回马枪,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次大胜利,史实不得不让人相信“用兵真如神”。然而,曹祥仁之女曹索菲根据她父亲的口述写成文章,道出了这次回师黔北的奥秘:“土城突围后博古回忆,父亲破译了敌人的密电码,掌握了敌人的行军路线、出发时间等,于是毛主席指挥行军,甩掉尾追的敌人吧,犹如神助,顺利地二渡赤水。此后,毛主席亲自主管军委二局,要求绝对封锁破译敌军密码的消息。(《毛泽东在长征中的“密码脑袋”》)”。显然,红军二渡赤水和遵义战役的胜利,完全是靠二局提供的准确情报。

曹祥仁

遵义战役后,情报工作又使红军免遭一次灾难。3月10日晚,中央和军委高层在苟坝决定攻打打鼓新场的敌军,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积极响应,因得到的情报显示,驻守打鼓新场的是黔军“双枪兵”,不是红军的对手。“然而毛泽东决定不同意。通过分析电台破译的敌军情报,毛泽东已敏锐地感到蒋介石正在暗中向打鼓新场一带调兵遣将。当日23时,会议还在进行,突然传来敌军联络的信号,正在值班的戴镜元一下兴奋起来——敌人果然掌握了红军的动向,在打鼓新场布下了口袋。戴镜元拿着情报就往毛泽东住处跑。凌晨2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紧急会议,放弃进攻计划。周恩来感慨地说:‘如果我们贸然打打鼓新场战役,必然造成红军重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啊!’”。(《戴镜元“毛主席说,我们是长征路上的灯笼”》)。不久,红军三渡赤水时,红军总部二局得到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送来的情报。国民党空军只要看到地面山头上铺着白布上绘有红十字的标志,即表示是国民党军自己人,就不扫射轰炸。正是这一情报,红军才得以在3月16日、17日白天大摇大摆地在茅台从容渡过赤水河。同时,二局从破译国民党军的电文中得知,蒋介石断定红军渡过赤水河后必然西进“无疑”;已急令中央军及川、滇黔军速向川南古蔺地区合力“进剿”,严令各部加紧修筑碉堡工事,紧密封锁,并加强了长江和横江防线的防守,以阻截红军北渡长江。毛泽东等领导人见三渡全军佯动奏效了,就在国民党各路大军不断向川南、黔西北推进的时候,中央红军已经作好了四渡赤水的准备。20日17时,中革军委要求各军团首长坚决迅速地组织过河,特别强调“事前不得下达,以保秘密”。同时,发布了《四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指出:“我野战军决定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折而东向。”正当蒋介石调兵纷纷向川南奔集的时候,红军却神不知鬼不觉地与敌相对而行,再次重返黔北。自此,红军跳出了蒋介石苦心经营的尚未完成的包围圈,把几十万敌军甩在古蔺和赤水河两岸地区。

红军主力四渡赤水河后,又秘密南下;蒋介石还被红军三渡赤水的佯动,骗的深信不疑,蒙在鼓里毫无察觉;直到3月下旬,才判断红军将向西南方向前进。3月30日、31日,红军主力除九军团外,全部南渡乌江,兵临贵阳城下。红军威逼贵阳的同时,4月9日,主力部队几万人从贵阳、龙里间仅30公里宽的狭窄地段悄悄南下,全部通过湘黔公路向西疾进。毫无疑问,这一正确的军事部署,如果不是二局及时提供的绝对准确的情报,红军完全不可能在时间和地段上摆脱敌军围堵追截的。

综上所述,四渡赤水战役的胜利,情报工作的功劳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指挥员的正确的布置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侦察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历史已经表明,在四渡赤水战役整个过程中,毛泽东利用红军情报部门提供的情报,以他超人的智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索,并以他非凡的勇气,运筹帷幄,用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决心,挫败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长江以南,乌江以北的计划,将拥有绝对优势的蒋介石玩弄于股掌之上,扭转了极其危险的形势。是世界战争史上流动中的弱军摆脱被动保存自己力量的典范。成为伟人毛泽东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本文作者写于2012年)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四渡赤水博物馆群

微信号 : sdcsbwg

新浪微博:@四渡赤水纪念馆

官方网站:www.sdcs.gov.cn

编辑:曹行燕  审核:袁正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