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四渡赤水论坛 > 详情

二渡赤水巧用兵

发布时间:2020-07-13 11:14:53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春来燕 阅读量: ...

视机转兵  重入黔北

中央红军于1935年1月29日一渡赤水后,原定先向南再转而向西,进到古蔺西南地区,视机按第二方案从宜宾上游北渡长江。2月2日,红军进攻叙永受挫,后卫红1师又在三岔河遭敌截击,影响了整个中央红军集中对敌作战。2月3日至6日,中央红军在向叙永以南地区转移时,又先后在大坝至麻线堡一线地区遭敌多次截击。这时我军发现,川军已集中10多个旅于长江沿线及叙永西北地区。而尾随红军追击的川军大部,也已超越我军进至叙永以西地区。

 

红二师叙永攻城战斗要图

鉴于敌人加强了长江段上游的防御,中革军委认为,红军从宜宾上游北渡长江已无可能。因此,中革军委、毛泽东等于2月7日当机立断,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为在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机动作战的方针,保存军力,待机歼敌。随后,中央红军迅速脱离川敌追击,隐蔽地进入敌军设防空虚的云南扎西地区。中革军委在这里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红军的战略方针和行动路线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他总结了土城战斗的主要教训,分析了当前敌情,指出要用敌变我变的原则指导红军的行动,提出了中央红军当前应采取的战略方针:“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

 

扎西会议(油画)

为了加强战斗部队,中革军委于2月8日颁布整编命令。随后,各部队陆续进行了整编,除干部团外,全军共编为16个团。其中,红一军团缩编为2个师6个团,红三军团缩编为4个团,红五、红九军团各编为3个团。

我军进至扎西,以新的进攻姿态出现在川南,引起敌人很大恐慌。蒋介石判断我军仍将北渡长江,急令:川南“剿总”潘文华以—部兵力固守叙永西北地区和长江沿岸,防止红军北上或西进,令已进至扎西西北的郭勋祺部3个旅从北面向扎西推进;令滇军孙渡纵队3个旅由毕节从南面向扎西推进;令集结在大定和鸭溪的中央军周浑元纵队,分路向叙永方向推进;令黔军王家烈部留守遵义及赤水河一线地区,阻止红军东进贵州。企图对我军形成南、北、西三面夹击之势,分进合击,围歼中央红军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

 107、照:二郎滩背水战战斗遗址——麻坪大山、巴丝坳.jpg

二郎滩

2月10日,中革军委、毛泽东等鉴于敌军主力大部已被我军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决定:迅速摆脱川、滇两军的夹击和蒋军的追击,回师东进,出敌不意地折回黔北,到赤水河东与兵力薄弱且战斗力较弱的黔军作战,以开展新的局面。

2月11日,中央红军开始行动。为隐蔽企图,造成敌人错觉,在主力东进的同时,以红9军团一部向进至扎西以南大湾子的滇敌实施攻击。造成中央红军有西进之趋势,致使川、滇两敌3天未敢冒然行动,有效地掩护了主力的东进。

2月18日至20日,中央红军由太平渡、二郎滩东渡赤水河,继续向敌人兵力比较空虚的桐梓、遵义方向前进。

 

调敌就歼  再占遵义

我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完全出敌意外,不仅使敌军“聚歼”中央红军于扎西地区的梦想彻底破灭,并在数日内处于盲目和混乱的状态。

2月23日,蒋介石对中央红军的企图仍摸不清楚,他判断中央红军东渡赤水企图可能是:第一,实施声东击西之惯技,视机西窜或北上;第二,向东奔进,以期与肖、贺合股。按这一判断,蒋介石除了令川军郭勋祺率3个旅,由古蔺向土城方向尾追外,其余大部兵力则留在赤水河东西两岸、赤水至习水一线地区,以及乌江防线上。在贵阳至松坎一线也仅有敌中央军吴奇伟纵队和黔军王家烈纵队的部分兵力。

据此,中革军委决定抓住国民党军兵力分散和新的部署尚未就绪、追击之敌大部尚未到达之机,迅速向桐梓前进,击破黔军的阻拦,占领娄山关、再取遵义,以争取主动。

桐梓位于贵州省北部,是黔北入川的门户,也是四川南下遵义、贵阳的必经之地。红军主力刚刚折回黔北,王家烈便急忙抽调遵义及其附近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吴奇伟纵队主力也奉命向遵义开进,妄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

2月24日,红1军团袭占桐梓,黔军弃城而逃,援军退守娄山关。

111、娄山关战斗主要战场——娄山关关口.jpg

娄山关关口

娄山关在大娄山脉的主峰,雄踞大娄山脉中段,海拔1400多米,高出地面约百丈,四周崇山峻岭,峭壁如林。其间川黔大道盘旋而过,是川、黔大道上的咽喉要地,易守难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关顶两侧,十数个峰峦突起,其中以东北方向的点金山为最。对中央红军来讲,夺取并控制娄山关,向北可凭险阻止川敌南下,向南可保障中央红军向遵义及乌江边发展。黔军吸取了第一次被红军破关的教训,在关口部署了一个旅的重兵守关,仅仅点金山阵地,兵力也接近两个团!

为隐蔽南进企图,中央红军发起娄山关战斗前,先以红5军团一部向温水攻击,造成我军北上四川之势。川敌果然又以为我军欲北渡长江,故不敢倾全力尾追我军,减少了我南进的后顾之忧。2月24日拂晓,红三军团先头部队第13团,从北向南对娄山关之黔军发动猛攻,经过激战,于当日晚攻占娄山关,占领了制高点——点金山。

夺取娄山关,击溃王家烈两个团,是中央红军继进占桐梓后的又一重要胜利。这一胜利,为中央红军攻占遵义和打击来援的吴奇伟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毛主席高度评价了这次战斗,并填词一首《忆秦娥•娄山关》纪念之。“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首词,抒发了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排除艰难险阻,突出重围的决心和信心。

27日,红1、3军团在遵义以北董公祠、飞来石地区击溃了黔军第1、第5、第8团3个团的阻击后,乘胜追击,于28日晨,重占遵义城。随后中央红军又在遵义以南的老鸦山、忠庄铺、懒板凳等地,采取正面抗击、侧后迂回、猛虎掏心的战法,打得向遵义增援敌吴奇伟纵队主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率先逃过乌江,不待后面部队过江,急忙砍断浮桥,未过江的1800余人和辎重被红军俘虏。王家烈也率残部逃向打鼓新场。3月1日,我军夺取了遵义战役的全面胜利。但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在指挥进攻遵义老城的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遵义大捷》.jpg

遵义大捷(油画)

综上,二渡赤水后,中央红军利用摆脱追敌的时间差,连续作战,相继攻克桐梓、娄山关、遵义,歼灭和击溃敌人2个师又8个团,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子弹约10万发,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全体指战员的士气,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重温二渡赤水和遵义战役的简要经过,最重要的就是领会和学习体现在二渡赤水中的毛泽东等老一辈军事家争取主动、虚实相间的谋略思想和指挥艺术。

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是一个奇招妙策。中革军委、毛泽东为确保二渡及之后行动的成功,在战役指挥上运用了虚实相间的谋略,先取消北渡长江的计划改为二渡赤水;后大湾子调敌,争取了三天的时间;再后温水出击,牵敌3个旅9个团,达6天之久,中央红军在18天里横扫一千一百余里,反复调敌,搞得敌军摸我军不透、堵我军不成、围我军不住、打我军不着。而我军则因势利导、走打结合、灵活用兵、处处主动,取得了遵义大捷等一系列作战的胜利。可见,二渡赤水及遵义战役是根据战场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夺取和掌握作战主动权的经典之作;是运用虚实相间谋略,出奇制胜的光辉范例,可谓是毛泽东的“得意之笔”。其中所体现的战役指挥艺术和指挥技巧的精华,在今天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张新风系国防大学战役教研部教授、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