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四渡赤水人物 > 详情

张志贤

发布时间:2016-10-20 15:50:08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吴林侠 阅读量: ...

1935年1月29日凌晨,中央红军从贵州习水土城镇的蔡家沱等渡口西渡赤水河,向川南疾进。

土城镇高坪村村民张志贤家的老屋前是一个大院坝,坝子里堆了很多干谷草,当天凌晨,张志贤和他父亲张先安被一阵声音惊醒,他们透过门缝往外看,来了好多红军,每人扯一抱谷草盖在身上,就在院坝里睡了,当时因为有点害怕,全家人都呆在屋里不敢出声,红军战士也没有进他们家的门打扰他们。
第二天清早,张志贤打开家门一看,红军已经走了,一堆堆谷草放回了原处,坝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张志贤点燃手中的长烟竿,边吸着土烟,边朝院坝边走去。
在院坝边,有一堆谷草还铺在地上,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所有的谷草都清理干净了,这一堆没有清理呢,他用长烟竿掀开那堆干谷草,他被当时的情景震住了,一位受伤的红军战士,锁骨已经被打断了,躺在地上,有些昏迷。张志贤赶快叫来了他的父亲,全家人立即把受伤的红军战士背回家喂水喂饭,马上对他进行医治。这位红军伤员叫黄万先,在青杠坡激战中身中3枪,锁骨被打断,伤势严重。

image.png

张志贤救红军的老房子
第三天早上,当地一个叫袁绍云的反动民团分子,听说张志贤家养了一位红军伤员,便背着一杆枪和一把大刀来到张志贤家,要叫交出红军,要把红军伤员抓走,袁绍云把黄万先拖到院坝里,见他已不能行走,便凶恶地拔出大刀,要砍杀躺在地上的红军伤员黄万先。张志贤右手一挥,挡住袁绍云的大刀:“你看这位红军已经伤成这个样子,你还要杀他?”全家人和十多位闻讯而来的老百姓都站出来,不准杀红军伤员。袁绍云看到老百姓人多,不得不收起大刀。随即,袁绍云抢走受伤红军战士的衣物,灰溜溜地走了。
张志贤和几个邻居赶紧拿来衣服给黄万先穿上。因为担心民团的追杀,张志贤和他父亲把黄万先背到张志贤家背后山岗上的密林中,把黄万先藏在了一个没有埋人的空坟里,每日送水送饭,渐渐的,黄万先的伤有了好转。
当年青杠坡之战后,中央红军迅速转移,许多红军伤病员掉队,流散周边。流散的红军不时惨遭地方反动武装及当地歹徒的杀害。赤水县第六区区长刘纯武闻讯后,立即以区长名义出台布告,布告管内各地,严禁杀害红军,警告杀人偿命,此举很好地保护了流散的红军伤病员。
张志贤看到严禁杀害红军的布告后,便把黄万先从山上接回了家里养伤。
张志贤的舅舅袁成安懂些医术、换药方便,为让黄万先早日养好伤,张志贤联系舅舅袁成安,把黄万先转到了袁成安家,在他家继续治疗了三四个月。黄万先伤痊愈后,又回到了张志贤家。
一年多以后,十七八岁的年轻红军战士黄万先,因为特别思念家乡和亲人,他一个人踏上了回乡之路。
走的那天早上,黄万先哭着告别救命恩人张志贤一家。在村口,黄万先向张志贤父亲张先安鞠躬感谢,他一一拉着张志贤、张银贤、张云贤等几弟兄的手,大哥二哥三哥的连声道谢,他不停地挥手向前来送他的父老乡亲辞行。张志贤一家特意为黄万先准备了路费和草鞋,黄万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店下村的老家。
回到家乡后,黄万先一直没有忘记张志贤一家。新中国成立后,黄万先凭借记忆,多次写信给张志贤,因为地址错误均石沉大海。

image.png

张志贤儿子张德高介绍当年爷爷和父亲救红军的情况

1966年秋天,黄万先寻找张志贤的故事终于出现转机。这年秋天,有一位远嫁武平的重庆姑娘要回重庆探亲,回重庆探亲的路上,要顺道遵义探亲。黄万先得知这一消息后,便托这位姑娘带封信到遵义转交给遵义会议纪念馆,请求遵义会议纪念馆帮助寻找。
遵义会议纪念馆对此事十分重视,收到黄万先的求助信后,派出吴邦惠同志赶到习水县,请求县文化馆给以协助,很快,便找到张志贤。
从此,黄万先与张志贤频频书信往来,在每封书信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当年张志贤刀下救人的惊险,都畅叙着在张志贤家养伤的情景,他以这种方式感恩张志贤一家。
黄万先在1967年5月26日的一封信里写到:“青杠坡一战中,我身负重伤,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生死即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你们把我从刀上救了出来。”“为了抢救我这个红军战士,您们把自已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为了我,您们不怕敌人追捕同罪;为了我,无畏严冬白雪到处觅药,三餐茶饭,敷洗伤口,无所不周,胜似骨肉血亲。”
在张志贤的舅舅袁成安家养伤期间,袁成安供黄万先吃穿,还借钱给他疗伤,令黄万先“永不忘记”。黄万先多次在信中打听袁成安一家的情况。1968年4月9日,黄万先在写给“志贤哥哥”的信中告诉张志贤,他寄了10元钱过来,“其中5元请交成安,请你亲手给他。”深情厚意,跃然纸上。

image.png

黄万先与张志贤往来书信

1985年和1991年,张志贤、黄万先相继辞世。
从1965年到1989年,二十四年间,老红军黄万先寄来了十余封书信。历经岁月洗礼,一封封书信早已泛黄,永远不泛黄的,是老区百姓和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鱼水情深。
(常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