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四渡赤水人物 > 详情

宋加通

发布时间:2020-11-15 15:10:22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吴林侠 阅读量: ...


image.png

年轻时的宋加通

金色的九月,秋高气爽,山坡上的柚子树挂满了果子,望着黄澄澄的柚子,乡里乡亲想起了老红军宋加通。

这里是习水县隆兴镇淋滩村,千里奔腾的赤水河从村边缓缓流过。四渡赤水期间,中央红军曾在这里渡过赤水河。

在上世纪70年代,宋加通的一位战友从云南来看他,给他带了几株柚苗,栽种成功后,附近百姓纷纷到老红军家剪枝栽种。淋滩的柚子皮薄肉厚,香甜多汁,口感甘甜,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今,柚子已成村民们增加收入的一个产业,父老乡亲们亲切地把这种柚子称为“红军柚”,这也是对老红军宋加通的一种纪念。

宋加通是江西省宁都县赖村乡莲子村人,四岁丧父,便由他幺公抚养,他年幼时就和幺公、叔叔三人种田为生,生活艰难。

1931年2月,19岁的宋加通在家乡参加红军。随后,一路征战,他参加过反围剿战役,参加过广昌保卫战,长征出征后,他随部队血战湘江,翻越老山界,强渡乌江,攻打遵义。

1935年1月27日,宋加通在隆兴镇的三锅桩战斗中,左脚被打断。当时没有任何医疗条件,更谈不上用酒精清洗伤口,导致伤口溃烂,长满了蛆,宋加通回忆说,“最严重的时候起码有上千条蛆在脚上爬来爬去,痛得钻心。”

宋加通不能行军打仗,部队决定把他留在当地养伤。受伤后没几天,几位战友用担架抬着他,把他寄养在习水县马临乡大坝埂上冉吴氏大娘家,这户人家很善良,没有推辞就收留了宋加通。红军转身刚走,冉家人赶紧用“香灰”泡水来给他清洗伤口,冉家人懂一些草药,就找些草药包在宋加通伤口上,在冉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宋加通的伤口开始慢慢愈合。


image.png

1958年习水部分老红军合影

在冉家养伤期间,宋加通遭遇过一次危险。红军走后,土匪到处清剿红军。一天,几个土匪来到冉家,把宋加通从床上抬起来重重的摔到冉家院坝里。宋加通当场昏死过去,冉伯娘赶紧向土匪们求情,“他都死了,你们回去吧,一会我把他埋了就行了。”土匪们见宋加通不能动了也就走了。冉家把宋加通抬回床上,过了好半天才苏醒过来。

在冉家养了两年伤,宋加通伤口才痊愈。在这一时期,家住淋滩的赤水县第七区区长、爱国民主人士刘纯武,向负伤留在当地的几十位失散红军伸出了援手,愿回老家的他资助路费,愿留在淋滩的他帮助“找事做”。

得到消息,宋加通选择留在当地,他便离开冉家来到淋滩。不久,刘纯武组建了一支保商队,当年的淋滩,是贵州腹地通往四川商旅大道的必经之地,也是自贡盐巴经赤水河运往贵州的主要通道。行人商旅,络绎于途。刘纯武组建的保商队,正是为了保护行人商旅的安全。宋加通参加保商队后,就一直留在了淋滩。

image.png

1966年习水部分老红军合影

1937年元月,四川古蔺县地下党县委书记熊绍阳、区委书记王国风等联系上宋加通,1938年2月,党组织接收宋加通、刘清华、刘任芳、赖普根、杨泰山等5位红军参加地下党。当年4月,熊绍阳、王国风来到淋滩,建立淋滩红军党支部,任命刘清华担任支部书记,杨寿山任宣传委员,赖普根任组织委员,宋加通任组长。8月,刘清华逝世,宋加通担任淋滩红军支部书记,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

宋加通十分感恩,他经常对自己的儿女们讲,要永远记住冉家对他的救命之恩,要永远记住“没有冉家,就没有我们宋家”。几十年来,宋家和冉家一直像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哪家有大凡小事,都会去帮忙。这在当地传为佳话。

宋加通“只读了两年老学,(读过)‘人之初’、‘百家姓’等书”。他经常说,他的文化基本上是在部队学的,他很感谢部队。因为腿伤不爱走动,平时他在家里也养成喜欢看书的好习惯。


image.png

习水文化馆采集宋加通唱的红军歌谣

正是这样的背景,宋加通一直鼓励儿女要努力读书。他对儿女们说,只要你们能读书,就会一直供你们读。宋加通的孙子宋安华是一所中学的老师,他回忆说,“老爷子的工资收入,几乎全都拿给我们两代人读书了,我记得,我在土城读中学时,每个星期回家都能拿到两块钱。”正是受到宋加通良好的教育,他的7个儿女大多学有所成。

宋加通对子女们“要求十分严格”,比如赶场拿钱给你去买东西,回家一分一厘都要算得清清楚楚。宋加通对子女管教严格,但十分疼爱子女,从不动手打骂儿女。

子女们一个个长大了,有人讲,你父亲是老红军,叫你父亲去给组织上讲,安排一两个去当干部。宋加通坚决不许,他说,“不要给国家添麻烦。” 宋加通常常告诫子女,不管干什么事,不能打他的名声,不要给党和政府找麻烦,一切要靠自己。

宋加通享受老红军的医疗待遇,生病服药、治疗实报实销。能走得动的时候,宋加通去医院治病开药从不准家人去。他走不动了,也从不准子女们拿他的医疗本去用,每次子女给父亲开药回来,都要给他一五一十的说明清楚。


image.png

习水有关领导慰问宋加通时和老红军一家合影

宋加通是军人,对部队有很深的感情,他的箱子里,一直珍藏着战争年代留下来的3颗子弹。他主张儿女中应该有人去当兵,正是这个原因,他的两个儿子高中毕业后,走进了军营。

宋加通很爱干净,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特别是院坝,他总是扫了又扫。宋加通很喜欢穿军装,两个儿子当兵退伍带回家的军装,宋加通总是轮换着穿,他说,比我们那个时候当兵穿得好多了。一条军裤坏了,他总是补了又补,衬衣也是很烂了,但都白白净净,衣服、被子稍微脏了,他就拿到赤水河去洗得干干净净。


image.png

淋滩村

解放后,宋加通写信回老家,打听到母亲还健在,就一直和母亲保持着书信联系。几十年间,宋加通一直想回老家去看看,一直念着母亲。但因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加之他腿脚不便,就一直没能成行。1961年前后,宋加通母亲逝世,他也没能回老家。

1980年的夏天,宋加通带上女儿宋光会,终于踏上回乡的路,从习水坐客车去赶水,从赶水坐火车到江西新余,再从新余坐客车到赣州,又从赣州换车到赖村,一路走得十分辛苦,父女俩的脚都坐肿了。回到离家五十年没有回去过的家乡,宋加通特别的高兴。尽管在家乡没有至亲,叔伯的亲戚们仍然用最隆重的礼节招待宋加通,按照当地风俗,每家请宋加通吃饭的宴席中间都会摆上一碗面条,请宋加通品尝。

宋加通回老家有一个特别的心愿,就是为他的妈妈垒坟。去到他母亲的坟上,看到杂草丛生,多年没有人打理,坟头又低又矮,宋加通伤伤心心地大哭了一场。随后几天,他请人用砖为母亲砌了一座高大的新坟,这才离开老家返回淋滩。此后,宋加通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四渡赤水战役期间,先后有好几十位红军曾到淋滩医伤治病。刘清华、赖普根后来也病逝在淋滩,对长眠在异乡的战友,宋加通每年都会去给他们扫墓。宋加通受伤的腿留下病根,这种疼痛折磨了他一生。平日里,他自己弄了一个木头做的小捶,每天用捶轻轻击打腿部,来缓解疼痛。


image.png

宋加通手稿

建国后,宋加通曾任土城镇武装部部长、元厚镇武装部部长、土城镇医院院长,文化大革命遭受冲击,平反后享受地师级生活待遇。2000年2月8日,84岁宋加通因患脑溢血,永远离开了我们。

文:曹行燕 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