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究 > 四渡赤水遗址遗迹 > 详情

梯子岩渡口

发布时间:2020-09-08 10:17:49 来源: 四渡赤水纪念馆 作者: 吴林侠 阅读量: ...

梯子岩渡口位于罗家山下翁桶河与乌江汇合处,两岸悬崖峭壁,江中礁石林立,水流湍急,这是当年红军强渡乌江的突破点。

image.png

红军南渡乌江的梯子岩渡口
红一军团二师3团1连,接到担任南渡乌江先遣突击队的任务。为在乌江架桥渡江,连长朱日亮和指导员认真研究了这一地带的地形和敌军的兵力部署情况,得知北岸驻有黔军曹德荣一个营的兵力,并在泡木井、大塘河、旋塘河、梯子岩等渡口各配备正规军一个连、乡丁一个班,利用构筑的地堡、堑壕防御工事,凭借有利地形和优势火力封锁渡船和登岸的道路。南岸沿线由国民党中央军一个营的兵力协同地方武装,组成江防队沿江警戒。通过分析,乌江的旋塘河和大塘河渡口虽开阔平坦,但河面较宽,易被敌人火力控制。梯子岩渡口地势险要,河口较窄,架桥较方便,由于地势易守难攻,国民党军江防队队长詹仲文仅派了一个民团据险而守。通过反复分析比较,红军决定采取偷袭的手段,把梯子岩作为强渡乌江的突破点。
乌江梯子岩渡口江面狭窄,两岸悬崖峭壁,石岩上有一条人工凿成的“天梯”蜿蜒曲折的通向江边,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向岩顶,敌人将离地80多米的一个岩洞作为前沿阵地,洞口人只能弯腰侧身而过,当地人称“狗钻洞”。
1935年3月28日,红3团作为南渡乌江的先遣团,兵分两路连夜向梯子岩、大塘附近渡口前进;右路化装成黔军宪兵队向黄沙渡口前进,左路则直插梯子岩渡口。29日下午,左路一营主力抵达江边,随即兵分三路直扑村里,短暂巷战后,击毙驻守的营长曹德荣,敌人400余人少数被毙伤,多数当了俘虏,缴获100多支枪,30多挑弹药。
黄昏,红3团1连突击排的红军战士,在火力的掩护下,乘坐竹筏准备强渡,竹筏刚划出10多米远,一名战士中弹倒入江中,由于水流急,又遇“溯江风”,突击排组织的多次强渡都未成功。
入夜,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江面上一片漆黑,连长朱日亮决定带领突击排,在险恶天气和敌人警惕性低的时候渡江。他让红军战士将竹筏拖至上游,利用暴风雨作掩护,从上游斜着顺流渡江,当竹筏划到江心时,一个浪头打来,竹筏被卷进一个漩涡里,竹筏不停的在江中旋转,随时都有翻沉的危险,这时竹筏被一处礁石挡住搁浅,通过突击排战士的一番搏斗,才冲出漩涡,抵达南岸,此时守军全无觉察。
守军的前沿阵地设在离地80多米的岩洞中,梯子岩渡口地形险要,两岸悬崖峭壁,青藤缠绕。突击排的红军战士悄悄的攀藤而上,沿悬空栈道进入敌人驻守的岩洞,见到一个哨兵正蜷伏在那里打盹,后方是横七竖八的敌人正在睡觉,一颗手榴弹飞过去,炸得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有几个吓得一边狼嚎似的喊着:“红军来了!”一边没命的向山顶的地堡逃去。地堡内的敌人惊恐万状,不知所措的用机关枪疯狂的向洞口扫射,几位红军战士中弹倒下,突击排前进受阻。

image.png

梯子岩战斗遗址
这时,突击排三班班长赖治已经攀爬到山顶,他不顾个人安危,一个箭步跃入敌人的堑壕,顺着交通壕来到敌人地堡的一侧,将一捆手榴弹丢到地堡里,“轰”的一声,地堡炸开了花。敌人以为红军已经攻上山顶,吓得四处逃窜。突击排乘势抢占有利地形,控制了梯子岩渡口,后续梯队陆续开始渡江。
30日拂晓,在红1连和后续梯队的配合下,消灭了渡口守敌一个连,占领了南岸梯子岩渡口。天亮后,敌营部发现梯子岩渡口失守,慌忙组织了一个连的兵力,向红1连阵地发起反扑,企图乘红军立足未稳时,夺回渡口。连长朱日亮指挥1、2排从正面回击敌人,杨指导员率领3排从右翼迂回到敌人侧后,给以猛烈冲击,打乱了敌人的阵脚。通过前后夹击,打得敌人丢盔弃甲,狼狈溃逃。至此,红军完全控制了南岸梯子岩渡口,红3团2连顺势占领大岩山,控制黄沙渡渡口。大塘渡口守军见黄沙渡、梯子岩渡口俱被突破,纷纷向流场一带溃逃。
梯子岩战斗的胜利,为红军大部队顺利通过乌江天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曹行燕整理